
大賣家遭圍攻
淘寶商城10日發(fā)布《2012年招商續(xù)簽及規(guī)則調整公告》表示,2012年向商家收取的年費將從現行的每年6000元調整到3萬元或6萬元兩檔,此外,商家作為服務信譽押金的消費者保證金將從現行的1萬元,調整到1萬元至15萬元不等。
與費用調整同時實施的是一套“返還制度”。據淘寶商城總裁張勇介紹,根據服務水平和經營規(guī)模,年費將部分或者全部退還商家,這也是新規(guī)則的關鍵所在,“用流量分配機制和經濟杠桿等市場手段來引導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務的質量,讓用戶享受到更好的購買體驗。”
新規(guī)很快在網商群體中引發(fā)反響。許多中小賣家表示,即便能夠達到全額退返年費,高額的凍結款項也增加不少壓力,“不如開個實體店”“不如存銀行”。有專營店在網上掛出標語直指淘寶商城收費“暴漲”,并稱“q日起暫停營業(yè)!”更有商城店鋪稱淘寶為“殤城”。
為抵制淘寶商城的提價行為,許多中小賣家在網上成立了“反淘寶聯盟”。11日晚間開始,淘寶商城受到數萬名自稱“中小賣家”的網民集體攻擊。批量拍貨再申請賠償,q是宣稱要收貨、給差評、再申請退款,截至13日中午,共有數十家大型淘寶商城店鋪被網民“攻陷”,包括韓都衣舍、七格格女裝等在內的多家淘寶商城大店相繼出現熱賣產品下架情況。
韓都衣舍CEO趙迎光在微博中表示,包括韓都衣舍在內的一批淘寶店因商城規(guī)則調整而被惡意報復。“我們作為普通商家,何罪之有?憑什么砸掉我們1000多人的飯碗?”
中小賣家有點“受傷”
針對淘寶商城品牌商被有組織攻擊現象,淘寶商城12日發(fā)表聲明稱,這場攻擊是一群號稱“淘寶小店家”的人士在刻意操縱,企圖逼迫淘寶商城改變剛公布的2012年度商家招商續(xù)簽及規(guī)則調整。淘寶商城稱,目前已向警方報案,并正在采取技術手段,為正常經營受到干擾的合規(guī)店家提供相應的幫助,使其盡快恢復交易秩序。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當天也發(fā)布微博表示,“一生中總有那么一些時刻,我們需要鼓起勇氣去作選擇。而這些選擇不僅不符常理,違背理性,甚至離經叛道得罪親友。即便如此,我們可能還會一意孤行!因為我們相信自己的決定,我們做了最該做的事。今天在中國,做商人難,做誠信商人更難,建立商業(yè)信任體系難上難。但選擇了就必須去做!這是希望所在!”
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網購與維權專家姚建芳表示,淘寶商城本次新規(guī)對中小賣家來說有更多的考驗,第一是技術服務費提高,提高了賣家進入的門檻,第二是保證金的提高以及對假貨“零容忍”,“假一賠十”給中小賣家?guī)砀嗟男抛u挑戰(zhàn)。
而在專業(yè)電子商務網站億邦動力網總編輯賈鵬雷看來,對淘寶商城而言,中小賣家的價值已經消失,大品牌和B2C才是淘寶商城未來利潤來源,為他們提供購物流量入口,必須犧牲供應鏈和價格體系相對混亂、并不時沖擊品牌商和B2C平臺價格競爭力的中小賣家。
“淘寶也是靠我們支撐才發(fā)展起來的,突然這樣提高門檻,讓中小賣家怎么活?”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在網絡上自稱是淘寶商城小賣家的“兔子急了也咬人”說,他在商城經營的網店代理兩個品牌,今年繳納的費用總共是16000元,而更改標準后的年費加保證金是每年16萬元,“即便是年底可以全額返還,我的流動資金一共只有20多萬元,大部分都做了抵押,網店就快開不下去了。”
“對一些達不到基本服務水平和經營規(guī)模,不能達到企業(yè)化經營的標準的商家,淘寶商城愿意幫助他們轉到集市繼續(xù)經營。”張勇說,淘寶已經從技術層面做好了協助商家從商城轉移到淘寶集市的準備。
據了解,與2008年作為淘寶網分支建立的淘寶商城相比,從2003年最初創(chuàng)建的淘寶網延續(xù)至今的淘寶集市主打C2C模式,以個人店家為主,不收取服務費,但品牌認證、品質保證處于相對弱勢。
借商譽重塑沖刺IPO?
據第一財經日報,某電商分析師渲染說,小賣家借攻擊大賣家反抗淘寶新規(guī),可能促使馬云做出妥協,否則可能導致淘寶分裂,筆者覺得有些夸大。
回顧馬云過去半年的舉動,可能感受到,新規(guī)不過是一脈相承的策略。筆者認為,馬云此舉,與此前阿里巴巴B2C業(yè)務掌門衛(wèi)哲下課脈絡類似,背后都是阿里旗下業(yè)務遭遇的商譽危機。
過去多年,淘寶假貨事件接連發(fā)生,每逢“3·15”,阿里巴巴公關們都如臨大敵。馬云辯解說,淘寶自己不作惡,但無法保證商家不作惡。但消費者持續(xù)追訴是淘寶,畢竟它是平臺服務商。
電子商務研究專家劉徽對筆者說,假貨、劣質產品堪稱淘寶“信用命門”。此前,佐治亞理工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電商專家張晗甚至對筆者斷言:淘寶如不解決誠信、信用問題,一出海發(fā)展,就會死掉。
馬云顯然意識到危機。>天他強調,在中國做商人難,做誠信商人更難,建立商業(yè)信任體系難上加難,但阿里巴巴做了最該做的事,堅稱這是希望所在。
劉徽認為,淘寶當年設立支付寶業(yè)務,就想解決這一問題,但無法一步到位,因為信用體系涉及整個生態(tài)。這次淘寶推出新規(guī),同樣不>能徹底解決信用問題,而且由于太激進,導致給人一種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之感。
易觀顧問電子商務分析師陳壽送表示,小賣家雖幫助淘寶樹起網購第一品牌,卻沒帶來直接收益,大賣家才能帶來巨大利益。但他擔心,淘寶是否真能留住有價值的大賣家,形成利>捆綁,這將是生死存亡的關鍵。
劉徽認為,這更像是淘寶業(yè)務模式的升級與變革,有巨大利益空間。他算了筆賬:淘寶商戶至少幾萬家,假如每家每年都交大約16萬元費用,淘寶就能獲得幾十億元收入。
“我不覺得馬云是在掠奪,他肯定有長遠考慮,比如拿這筆錢做金融工具支持商家。”劉徽說,過去多年,經濟危機前后,阿里巴巴B2B曾多次借助金融手段推出貸款,支持客戶,淘寶未來也需要類似手段。
但也不排除馬云在規(guī)劃更大的資本通道。比如,借助凈化策略,重塑形象,消內控危機,為IPO作準備。作為亞洲最大的網購品牌,淘寶早已具備登陸美國海外資本市場的條件。
劉徽認為,前不久,淘寶一分為三,已經具備非常清晰的組織與平臺架構,如果商業(yè)形象得以重塑,業(yè)務升級完成,2012年應該是一個關鍵的時刻。
馬云的舉動可能也是中國其他電商企業(yè)的共同心病。前不久,中國第一大3C電商京城商城、第二大團購網拉手網均傳出IPO延緩消息,理由同樣是內控原因。
3 下一頁 |
|
網鈦淘寶店 版權保護登記號:2013SR057730
閩公網安備35010402351296號 閩ICP備17002817號-2